前兩年,環保市場熱度高漲,產業融合不斷加強,跨界正在成為趨勢。彼時,PPP模式如火如荼,不少基建類大型國企、央企進入;近兩年,互聯網、數字化等新技術普及應用,“互聯網+”概念再起,有的互聯網企業也看好環保行業。
現在,葛洲壩、百度、阿里巴巴等企業都進入環保行業,帶來資本或與資本密切相關,將在行業有大手筆、大動作。中環聯理事長張益認為,目前資本對行業和企業的影響,已經大于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。
“跑馬圈地之后,應警惕風險!彼J為,今年不少環保公司的年報顯示虧損率較高,特別是前幾年大批量拿項目的公司。產業鏈較長、業務范圍較雜的企業、沒有創新的企業、以及盲目跟風的企業將面臨較大風險。
目前環保行業競爭激烈,平均凈利潤增速可能下降。同時,行業逐漸得到規范,PPP等模式也更加注重防范風險。行業正在從轟轟烈烈的環保建設轉入日漸平淡的常態投入。
“漸退”之勢逐漸顯現,行業將面臨哪些變化?
戚政韜對此表示,低估值將成產業常態化,但在行業規范后,環保企業的估值將向上提高,特別是運營類企業的估值將有所提高,但不會回到前兩年四五十倍估值的水平了。
去年12月底到今年1月初,環保類上市公司特別是龍頭企業有一波急跌!罢驹谫Y本市場角度來看,這傳達出行業已經過了狂飆的階段,市場預期已經有所降低。從環保企業家角度來看,對資本市場的預期一定不能過高,要適應平穩中增長的態勢,回歸到經營企業的本質!逼菡w說。
作為跨界者,知合環境發展有限公司總裁王亞超也希望看到環保產業健康發展,不要因個別環保企業存在的風險和不穩定的經營狀況,讓資本市場對行業產生質疑,導致環保企業整體的市盈率下降。
協同融合趨勢正在顯現
加速與金融融合,不同領域的企業協同作戰,提供不同的解決方案
“行業正在顯現協同和融合的趨勢,產融結合越來越重要!蓖鮼喅硎。
李向群分析認為,2018年將是“大融”元年,在國家層面已經顯現。生態環境部組建,將原環境保護部的職責與國土、水利、農業等部門的污染防治職責整合在一起,加強了統一管理,體現了部門融合。
國家層面釋放了明確信號,產業的融合正在加強。李向群認為,產業發展與環境保護將從對立面走向融合,環保企業加速奔赴資本市場與金融融合,同時,企業間跨界聯合形成平衡生態或將開始嘗試。
在產業與金融的融合方面,近年來趨勢非常明顯,金融政策、市場等成為環保行業近年來發展的助力器。一方面,環保產業上市公司越來越多。李向群預估,在金融的助推下,今年仍將有不少環保企業A股上市。
另一方面,綠色金融產品如綠色信貸、綠色債券等也在幫助環保企業發展壯大。王亞超表示,此前不少環境治理項目面臨支付難度大、付費模式不清晰等問題,現在衍生出很多金融產品,對產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融資手段,產融協同也將幫助行業逐漸走向規范的道路。